核心提示: 一个科级事业单位里,770多名干部职工中有110人涉嫌贪污受贿,其中55人被立案调查。从主任到8名副主任、党组成员,以及下属各站点站长、班长,该单位科、股级干部几乎无一幸免。
2011年10月,由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检察院起诉的耒阳市矿产品税费征收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矿征办”)集体贪污受贿窝案中的4名嫌犯,收到了法院的一审判决:
耒阳市矿征办原主任罗煦龙犯贪污罪、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50万元;罗煦龙妻子匡秀凤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8个月,缓刑3年,并处罚金10万元;矿征办原副主任蒋金辉犯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原征收股长、税费征收大队大队长严溅成犯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经查,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罗煦龙采取截留部分收费站的超产奖、伪造各站点发放奖金名册等办法,套取资金私分给单位领导班子和部分中层干部。其间,罗煦龙共分得8万余元,蒋金辉和严溅成分别分得3.1万元、2.5万元。
此外,罗煦龙还多次收受贿赂44.8万元。其妻匡秀凤将非法收入予以窝藏或转移。蒋金辉、严溅成利用职务便利,为下属谋利,分别收受贿赂3.9万元和3.2万元。另查证,罗煦龙自2004年5月至2009年12月间拥有家庭财产300余万元,其能说明来源的财产仅209万元……
贪无止境,“财源”广进
巨额的提成返还显然没能让矿征办的官员们感到满足,手握大权的罗煦龙掌控着三路“财源”
湖南少煤,而耒阳则是湖南煤炭主产地,煤炭储量丰富。2004年,耒阳市政府为了将矿产资源的相关税费集中征收,将原来的“耒阳市煤炭相关税费征收管理办公室”更名为“耒阳市矿产品税费征收管理办公室”。同年,曾任耒阳市某镇党委书记和耒阳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的罗煦龙被任命为矿征办主任。
耒阳市矿征办下设有10余个税费管理站。2008年至2010年,耒阳市煤炭税费收入分别为2.6亿元、3.6亿元、5亿元,相当于耒阳市相对应年度财政收入的1/3左右。
手握煤炭税费征收大权的矿征办成为耒阳当地最有“油水”的部门之一。2009年和2010年,市矿征办分别获得约2900万元和3500万元的提成返还。
然而,巨额的提成返还显然没能让矿征办的官员们感到满足。
手握大权的罗煦龙掌控着三路“财源”:一是已经当上征收站站长的人,为感谢罗煦龙的“栽培”,心甘情愿地向其送礼;二是普通的合同制人员,想让罗煦龙帮助解决财政事业编制,更要巴结讨好他;三是下属站点私放煤车收款不入账,“创收赚外快”要得到罗煦龙的默许,也要向其“进贡”。
2007年7月,该市矿征办下属效益颇丰的竹市征收站点刚空缺出一个站长职位,随即便引来数十人争夺。为了能顺利坐上站长的“宝座”,大家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与罗煦龙同乡的黄某更是绞尽脑汁。
时值端午节,黄某以过节的名义提着水果和用礼品盒包装好的8万元现金去罗煦龙家送礼。随后的几个月,黄某又分5次向罗煦龙“进贡”达20万元。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在年终的干部任免会上,罗煦龙将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票投给了黄某。
在罗煦龙的腐化堕落之路上,其妻子匡秀凤“功不可没”。逢年过节的晚上,只要有人来家里敲门,罗煦龙便躲进卧室关上门,留下妻子在客厅应酬。来人见罗煦龙不在家,大都自报姓名,说明来意和请托事项,放下礼品便离开。客人前脚刚走,罗煦龙便走出卧室和妻子一起清点“贡品”。
心照不宣,沆瀣一气
罗煦龙把矿征办领导班子“网络”成了一个全员参与的腐败集团,系统上下“环环相扣”,利益“见者有份”此案始于2005年,终至2009年,发案时间长达5年,涉及矿征办上下110人,牵涉人员众多、关系盘根错节。
运煤车通过征收站时,如果不开票,一辆车即可少交300到400元。一天如此“放车”几十到上百辆不等,从中收取的好处则作为征收站员工以及领导的“灰色”收入。
如此“变通”,矿征办每人每月可分得2000元到4万元不等的额外收入。高峰时期,有些领导一个月可以分得10万元之多。
“矿征办领导每个月从各个征收总站的私放运煤车赃款中抽取20%到30%,领导十分支持甚至是怂恿各个征收站私放运煤车。”据该市矿征办知情人士透露,矿征办的私放行为每年至少造成耒阳市上亿元的财政收入流失。
多年来,罗煦龙把矿征办领导班子“网络”成了一个全员参与的腐败集团,系统上下“环环相扣”组成一个利益“见者有份”的腐败同盟。
据办案人员透露,其基本操作流程是:站点收受赃款私放煤车让利于车主—站点按七三比例与矿征办分赃—矿征办默认站点私放煤车,形式上下“融通”,对内相互“关照”,对外排斥异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腐败怪圈”。
2005年春节前夕,罗煦龙组织班子成员就上年度年终奖、政府特别贡献奖及对下属收费站点超额完成目标管理任务奖等福利发放问题召开专题主任办公会议。
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按照年初制定的《超收任务奖罚办法》,下属11个税费征收站点可分得14.3万元的超产奖。可是在谈到具体分配发放问题时,与会的班子成员一时难以达成共识。
这笔钱究竟以什么名义发,从哪里出账,又如何躲过群众的眼睛?大家把目光投向了罗煦龙。
几经讨论后,罗煦龙拍板敲定:以虚假发放下属收费站点超产奖的名义,虚报超收数额,并从中截留近9万元奖金用于“慰劳”班子成员。
2006年1月,罗煦龙伙同领导班子成员,以伪造奖金名册重复提取机关任务奖金的方式贪污公款8万余元。在罗煦龙任职的5年间,其先后4次召开主任办公会研究决定,以虚假发放、伪造奖金名册、截留下属站点奖金和暗中降低下属各站点任务指标等方式规避财务监管,共同贪污公款57万余元。
东窗事发,咎由自取
腐败成风引起群众强烈不满。省纪委领导作出批示:全面彻查,严肃处理
2009年6月,耒阳市矿征办腐败成风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有群众将举报信寄到了湖南省纪委,省纪委领导作出批示:全面彻查,严肃处理。
2009年11月,罗煦龙被衡阳市纪委立案调查,其间交代了他上任以来的部分违纪违法事实,并供述了该办领导班子成员文某、王某、张某等9人共同私分公款的事实。鉴于涉案人数众多、金额巨大、案情复杂,2010年1月,检察机关正式介入调查。
耒阳市矿征办集体腐败窝案被查处后,耒阳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领导班子及“一把手”在一个单位的重要性,把队伍建设摆在首位。耒阳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到矿征办召开了8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进行了3次民意测评和2次述职述廉。新当选的领导班子坚持集体领导、民主决策,严格按程序议事、按制度办事。
2010年6月,矿征办分两批组织全办200多名征收骨干参加法律培训,邀请市法制办的负责同志到场作专题讲座;邀请检察院领导以及相关办案人员讲解相关法律知识,以案说法;分批组织机关副股长和各站点班长以上干部到湘南监狱接受警示教育。
在健全制度方面,矿征办先后建立和完善了20项内部管理制度,并将各项制度装订成册,下发到各股室和站点。
2010年7月,该办启动廉政保证金制度,逐级签订廉政责任状,如果发现违纪违法行为,保证金则转为罚金;对于勤政廉政者,年终给予适当奖励。
同时,出台《各验票站点打印单的操作及上解规定》及《站点岗位工作职责》等制度,并安装了电子探头,要求站点工作人员必须如实记载煤车过站数量、车号、过站时间,各站点所记录的各项关键数据要与中心机房统计结果完全一致。
2010年9月,该办专门设立了信访接待室和纪检监察室,加大对职工违规违纪行为的监管力度。建立岗位轮换机制,加大对重点征收岗位的监督力度。
该办还从市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聘请了10名监督员,对税费征收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督。在耒阳党政网发布公开信,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此外,还在各验票站点分别设置宣传专栏和举报箱。
办案者说
对罗煦龙等人的严肃查处,表明了湖南省委、省纪委反腐败的坚决态度和坚强决心。我们应当从中吸取深刻教训,做到警钟长鸣、引以为戒。
警示一:选人用人必须严格把关。矿征办2003年有312名职工。罗煦龙上任后的短短5年时间内,矿征办人员迅速增加到770多名,其中编制内职工192名。由于没有把好进人关,造成矿征办机构迅速膨胀,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矿征办的职工和临时聘用人员中,有许多是耒阳市各部门和乡镇领导的亲属,导致一些监管部门在矿征办的问题上投鼠忌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腐败行为愈演愈烈。
警示二:监督管理必须杜绝盲区。耒阳市矿征办每年征收的税费达数亿元,对这样一个重要部门的监管却处于缺位状态。罗煦龙纵容下属私放煤车截留税费,造成税费大量流失。矿征办征收的税费占耒阳市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2003年的54.4%下降到2008年的33.2%。人员大幅度增加,税费却大幅度减少。如此醒目的“一增一减”,却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警示三:制度建设必须及时补漏。中央和地方都已经出台文件规范发放津贴补贴行为,但是矿征办还是以年度年终奖、政府特别贡献奖、目标管理任务奖等名义发放各种补助补贴。对于发放这些奖金又没有具体的操作办法,以至于让腐败分子有空可钻。罗煦龙等矿征办领导就借以上种种名义截留奖金进行私分。矿征办的财务管理也相当混乱,私设“小金库”、滥发乱补等问题在矿征办和各站点普遍存在。
警示四:权力分置必须合理合规。罗煦龙掌握着这个单位的人权、财权、物权。由于权力过于集中,罗煦龙俨然成为矿征办的“土皇帝”,导致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权力过于集中,没有合理分置,也是造成这一集体腐败窝案的一个主要原因。
上一篇: 宁夏银川市严查群众身边腐败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