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2日,于小兰】
5月的北京,已经有些燥热。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第三审判庭里,有限的两排旁听席上,早已坐满了人。
“带被告人于小兰”。主审法官话音一落,人们的目光同时盯向大门。北京市近年查获的利用国企改制之机,侵吞国有资产数额最大的贪污案??北京市环卫集团经营发展部原部长于小兰贪污一案正式开庭一审。满头银发,中等个头,身着标有“北京市第一看守所”字样的橙黄色马甲,于小兰刚一登场,立时引起了人群的骚动,记者手里的相机更是噼里啪啦地闪个不停。庭审进行得很快。站在被告席上的于小兰面容略有些苍白,双唇紧闭,神情还算镇定。在面对法官询问时,声音低沉,相当简单。法庭首先对她用来购房的一笔贪污款项进行了质证,随后宣布休庭。5分钟后,于小兰重新被押上法庭。从法官宣读判决书开始,她的右手一直紧紧捏着衣角。当法官宣读到“被告人于小兰犯贪污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时,她的身体不易觉察地晃动了几下,随后仅说了一句“听明白了”。被带离法庭时,于小兰用眼角的余光飞速地扫视了一下旁听席,却没有与其家属打招呼。即将出大门之际,她似急速地吐了口气,稍稍挺了挺背,转瞬消逝在人们的视野中。她的一名家属情绪激动,大声表示对判决不服,但很快被其他家属劝离。
【
共 事
创下了近年来北京市贪污数额之最的于小兰本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她出生于普通家庭,成年后开始一段普通的职业生涯,也有着一个普通且朴素的家庭。然而,一个人,彻底改变了她人生的方向。这个人就是唐文福,原北京市一清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唐文福既是于小兰的直接领导,她心目中的贵人,也是她走向严重违纪和犯罪深渊的重要操纵者。
1978年,20岁的于小兰进入一清集团的前身??北京市第一清洁车辆场工作,是一名保养车间的工人。这时,唐文福是第一清洁车辆场的团委书记。
1987年于小兰成为第一清洁车辆场工会的一名女干部。这时,唐文福是第一清洁车辆场的党委副书记、副场长。由于于小兰在工会工作期间学习了财会,1992年11月,于小兰被任命为第一清洁车辆场财务科副科长。1993年4月,唐文福就任第一清洁车辆场的场长。两个月后,于小兰成为第一清洁车辆场财务科科长。2001年2月,于小兰被任命为第一清洁车辆场总会计师,一跃成为单位领导班子成员。2001年底,第一清洁车辆场改制成为国有独资的北京市一清环卫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文福任新成立的一清集团总经理,于小兰任财务处处长、总会计师。
从于小兰1992年从事财务工作到2006年,于小兰在唐文福的领导下担任一清财务负责人达14年之久。
谋 房
1998年9月,第一清洁车辆场为解决职工住房困难,向上级申请1500万元,用于购买位于朝阳区十里堡某小区的48套住房。一年后,由于开发商未能按期交付,按照合同规定需要支付违约金。经过双方多次洽谈协商,最后达成一致意见,第一清洁车辆场以原来的价格再购买同一小区总价款为271万余元的五套住房,第一清洁车辆场只需付款150万元,余款120余万元开发商同意以违约金补足。很快,第一清洁车辆场就付款再购买了五套住房。这53套住房后来经分房委员会和职工大会讨论,都分给了第一清洁车辆场的职工。虽然唐文福此前在第一清洁车辆场已经分过三套住房,于小兰也分过一套房,但唐文福、于小兰却不想放过这次难得的机会,过了这个村也许就没有那个店了。两人很快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唐文福找到上级哭穷,说48套住房不够职工分配,拿着再购买五套房的预售契约要求上级单位再拨款200万元,其余款项自己解决。上级单位很快批准了。唐文福、于小兰又找到开发公司的负责人王某,提出第一清洁车辆场要出钱另给领导买三套住房,房子已看好,地址是就在距53套职工住房不远的朝阳区八里庄西里某小区,同时要求王某通过走自己的公司账代为购买,还专门叮嘱他不能让第一清洁车辆场的其他人知道。
1999年9月,唐文福将上级拨付的200万元购房款支票交给于小兰,于小兰入到了第一清洁车辆场下属北京市振环贸易公司账上。随后,于小兰将这200万元连同振环贸易公司账上的资金38万余元一起划到王某的另一家机电经贸公司账上。王某按照唐文福、于小兰的要求,用这笔钱购买了某公司开发的八里庄西里某小区三套住房。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唐文福将两套面积
过了几年,眼看无人察问此事,两个人没有了任何戒备和担心。2004年6月,唐文福、于小兰将三套房屋的所有权办到了个人名下,于小兰直接用自己的名字登记,唐文福用的是自己老婆的名字。到2007年1月,于小兰通过房屋中介公司以107.5万元将其名下的一套房卖出,放到银行的理财账户以图赚钱赢利。
搭建“小金库”
第一清洁车辆场、后来的一清集团,主要承担崇文区、朝阳区东南区域垃圾粪便的清运、转运、卫生填埋和综合处理,到2005年底职工近1200人,资产总额达3.58亿元,拥有小武基垃圾分选转运站、北神树垃圾卫生填埋场、高碑店粪便处理厂等设施,还开展了贸易、出租汽车、加油站、环保技术新业务,是一个较大的企业集团。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第一清洁车辆场是北京市环卫局下属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享受政府全额拨款保障的同时,又在部分垃圾粪便处理工作中对外收费。唐文福与于小兰充分利用了这种体制,对下属单位的人员工资,先按照事业单位薪资标准下拨,再责令下属单位在经营盈利后以“垫付款”名义给场里返款。唐文福与于小兰将这些下属单位历年上交的“垫付款”、房租、管理费等统统在单位大账之外开设银行账号进行存储和管理。所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经历十年的鼠窃狐盗,到2002年底,唐文福、于小兰以一清集团下属北京市环卫综合处理厂的名义在账外存储的资金已经高达2000余万元。
为大肆窃取资金、隐瞒收入,唐文福、于小兰经常以假发票在单位大财务冲账,以套出单位公款。2000年底,在收到第一清洁车辆场下属北京振环贸易公司银行账户对账单后,唐文福、于小兰更是胆大妄为,公然删掉四笔银行入账记录,打印了一份伪造的2000年银行对账单交财务人员入账、记账,从而将1000余万元秘密转到两人控制的北京市环卫综合处理厂银行账户内。
2001年9月,在第一清洁车辆场改制为一清集团之前,于小兰按照唐文福的安排,持单位介绍信单独刻制了一套单位的财务章和法定代表人名章,到某银行秘密开设了第一清洁车辆场的账户,将单位的出租房屋收入、下属企业上交款项等存放在此账户。
在改制期间,第一清洁车辆场将出租车业务剥离,唐文福、于小兰将连带出让50辆出租车收入在内的下属某出租汽车站账上资金1000余万元全部转到新设的账外账户里。到2002年4月,第一清洁车辆场已经变更为一清集团,原工商登记已经被注销,原印章已经销毁,但这个以第一清洁车辆场的名义开设的秘密账外账户仍然存在,资金已高达1600余万元。
不论是在第一清洁车辆场还是一清集团,唐文福作为一把手亲自管财务,于小兰是其忠实的“账
2004年,一清集团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清产核资专项审计,在资产清理、核实、审计过程中,唐文福、于小兰瞒天过海,也没有向领导、上级主管部门和单位其他班子成员报告或通报这些巨额账外资金。
这些在单位大账之外的巨额资金,已经不是一个“小金库”,而是一个巨大的隐秘的“大金库”了!
2005年6月,唐文福与于小兰从两人控制的北京市环卫综合处理厂账外资金里出资100万元,秘密注册成立了北京董村垃圾处理公司(以下简称董村公司)。后来,在办案人员根据工商资料找到这个公司的董事们核实情况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知道他们在法律上曾经是这家垃圾处理公司的董事。董村公司一成立,唐文福、于小兰就在北京银行某支行开设了这个公司的账户,将仅他们两人掌握的原综合处理厂和第一清洁车辆场两个账外账户内的全部资金共计3600余万元转到这个账户内。因为这时候他们已经知道,一清集团将要被合并重组了,他们得先做好准备。
然而,就在唐文福、于小兰还未来得及谋划如何处置这一笔巨额资金时,人生的戏剧之神不期而至,改变了整个事件的发展,从而也将于小兰的后半生笼罩在一种黑色的幽默中。
【
挣 扎
唐文福死了!
下一篇:私设“小金库”典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