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区+旅游,遇见“诗和远方”!

    融合之痛:虽然看上去很美,仍存在“排异反应”

  中国公路学会特聘专家、长沙理工大学教授胡宁认为,目前“服务区+旅游”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专业设计人才缺乏

  “服务区+旅游”涉及层面广,要求规划者具备专业的知识和前瞻的眼光。但目前传统型服务区聚集的大多是“管家型”人才,他们并不具备策划、开发、运营旅游型服务区的专业能力。

  固化思维制约开发

  国有企业的决策者大多认为公益属性是服务区的基本属性,对商业属性的认知度不够,存在很多隐形的观念障碍,再加上经营管理者创新动力不足,担忧旅游开发投资会产生风险等,严重阻碍了服务区旅游功能的开发。

  统筹规划能力不足

  某些服务区由于前期规划设计起点低,没有预留足够的规划用地,致使后期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不足,严重制约服务区功能的拓展。此外,还缺乏对路网服务区的整体规划,同一区域路网内的服务区“各自为战”,提供的服务差异化不明显,存在同质化竞争倾向。

  经营开发贪大求全

  部分服务区在开发过程中缺乏目标定位,盲目认为越“大”越好、越“全”越好,无论什么元素,但凡跟“旅游”二字沾边,便不假思索放入“筐”中,最终出现“表面上五花八门,实则无一精品”的尴尬局面。同时,目前服务区拓展服务功能普遍停留在机械叠加的层面,无法实现功能的深度融合。

  顺势而为:强实力才有未来,向前走才有远方外部专家请进来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管理单位可以从外部聘请专业人才为服务区进行整体战略规划,制定开发策略,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与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邀请专家对服务区进行全程指导。

  整体认知要升级

  服务区具有公益性和商业性两重属性,决定了其必须兼具公益性功能和商业性功能。公益性功能即满足人们的基本出行需要,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商业性功能则可提高人们的出行舒适度,也是企业经营行为的体现。管理单位的决策者要清醒地认识到,走“服务区+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并不意味着弱化或取消服务区的公益性功能,而是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需要注意的是,“服务区+旅游”建设必须在保障服务区公益性功能正常运营的基础上进行,切勿顾此失彼。

  顶层设计顾全局

  首先,在规划设计之初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破解服务区土地资源不足和项目建设审批的制约;其次,要从服务区配套设施的定位策划、品牌的打造、业态的选择及品牌的配置着手,对全线服务区开发建设进行顶层设计,梳理核心资源,从项目现场实际情况以及周围资源的联动情况出发,对同一区域路网内的服务区进行统筹规划,形成整体服务提升基础上的区别设计。

  做精做细求实效

  服务区的经营开发不能过急、过快,应该根据自身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车(人)流量及主要消费人群,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发。同时,通过对服务区后续经营条件、运营成本的评估,确定投资额度,最终得出服务区的商业体量与规模。

  当前,“服务区+旅游”的发展态势已经势不可挡,越来越多的省份尝到了融合发展带来的甜头。但“服务区+旅游”的能量远不止于此。下一步,服务区与旅游如何更好地融合,创造出更高的附加值,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摘自中国公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