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如果没有遇见他这些孩子可能走不进大学

                 

  郭亚明陪孤儿在收费站吃饭

 连霍高速豫皖收费站站长郭亚明

 □记者田园文图

 本报讯如果没遇到他,小霞和小方很难想象,还能有迈进大学校门的那天。小霞是一名孤儿,跟着有轻微智障的叔叔相依为命。小方的家庭同样困苦,父亲因工地事故瘫痪卧床,母亲常年有病,姐弟三个都在读书。

 两个孩子的困苦让他潸然泪下,2010年开始,他决定为孩子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就是连霍高速豫皖收费站站长郭亚明,是一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中层管理人员,也是一位坚持扶危助困的共产党员,对毫不相识的孤儿和贫困学生慷慨解囊无私资助,改变多名孩子的命运。

 他让枯萎花朵重新绽放

 相识当天下午,越过院子里的垃圾堆,郭亚明来到小霞的家,为她带来了羽绒服、棉鞋,还给她铺上了新被褥和电热毯。

 在铺设电热毯的时候,郭亚明才发现她家里没有通电。小霞衣着破旧、全身在发抖,阴冷的墙壁上,还有几处漏风的缝隙。

 郭亚明叫上收费站的电工,忙活半晌之后,已是晚上,这个房屋头一次透出了灯光。

 救人要救心,为了帮助小霞恢复自信心,郭亚明只要给自己的女儿买书本、学习用品、衣服时,都会给小霞买同样的一份。一有时间,就带女儿去陪她。

 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4年后,这位瘦弱自卑的小姑娘已变得落落大方。

 初中毕业后,小霞进入永城市职业教育中心学习幼教专业。在决定选择幼教专业之前,她对郭亚明说:我想成为和您一样善良有爱心的人,帮助孩子们乐观开朗地成长。

 他助寒门学子开启希望

 509分,这是永城市芒山镇的小方的高考成绩。在迈进学校大门时,小方从不敢奢想自己还有一天能上大学。

 2009年,小方的父亲因工地事故瘫痪卧床,让家庭断了唯一的经济来源,而家里母亲常年有病,姐弟三个又都在读书。

 2010年冬天,郭亚明在芒山镇二中见到小方。小方骑自行车来学校,没有手套,手背上是厚厚的冻疮,瘦弱的身体在风中蜷缩。

 郭亚明的心在颤抖,他要改变小方的人生。虽然当时工资不高,但他隔段时间就会拿出一笔生活费,让姐弟几个能吃饱穿暖。

 郭亚明发现,姐弟几个自尊心都很强,怎么才能让他们安心接受资助呢?后来,他想出个办法:安排他们假期在收费站勤工俭学,以劳动报酬的形式给他们现金补助。

 在小方学业遇到问题时,郭亚明对小方说: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在这种不断的鼓励下,小方被河南一所本科院校录取。

 他总能啃下硬骨头

 郭亚明是从基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中层管理人员,参加工作二十年来,从业的单位性质变了、工作的专业领域变了,但他正直善良有担当的做人信念没有变、务实敬业能创新的工作理念没有变、严己宽人做表率的党性原则没有变。

 每次临危受命接受任务,他总是能啃下最硬的骨头。在宁陵收费站,他顶住巨大压力争取驻地公安机关积极配合,在六个月的通行秩序治理期间行政拘留不法司机。在永城收费站,他联合省界路政超限站和交警检查站,解决了两家特大型煤炭企业运输车队和绿色通道车辆在收费广场的通行秩序问题。

 长期工作在外、看望被资助的孩子,郭亚明说,自己对父母妻女满怀愧疚。不能经常陪伴父母,也会忘掉家庭的重要纪念日、忘掉女儿生日。

 资助过多少孩子,花了多少钱,他自己也没算过。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做事要对得起良心,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工作。郭亚明说。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