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苑>烟花三月下扬州

    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万物醒来,新芽吐绿的时刻,最应该去哪旅游?
    
        当然是烟花三月下扬州!“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的一首诗,把扬州的美形象地点了出来,最美在烟花三月。如今,是瘦西湖最美的季节。春风拂面,湖上垂柳摇曳生姿,如青烟,似绿雾,舒卷飘忽,妩媚至极,一派生机盎然。约上三五好友,在此季节,我来过了。
    
        迎着微风,和着细雨,我来了。
    
        赏花
    
        正逢阳春三月,当下琼花正开。琼花为扬州市花,昆山三宝之一。自古以来有“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的美誉。它以淡雅的风姿和独特的风韵,以及种种富有传奇浪漫色彩的传说和逸闻逸事,博得了世人的厚爱和文人墨客的不绝赞赏,流传最广的是隋炀帝杨广为下扬州看琼花而开挖大运河,其妹恨其无道,化作琼花棒责打昏君,杨广盛怒之下砍倒琼花树,在杨广死后琼花又重新开放。因而琼花被人们视为有情之花。但是据《扬州府志》记载,琼花始植于唐代,而“琼花”的名称是宋代才见于文字的。宋太宗至道二年(公元996年),王禹调任扬州知州九个月,作过《琼花诗》二首,诗前有小序:“扬州后土庙(即蕃 观———笔者注)有花一株,洁白可爱,且其树大而花繁,不知实何木也,俗谓之琼花。”诗云:
    
        谁移琪树下仙乡,二月轻冰八月霜。
    
        若使寿阳公主在,自当羞见落梅妆。
    
        春冰薄薄压枝柯,分与清香是月娥。
    
        忽似暑天深涧底,老松攀雪白婆娑。
    
        欧阳修任扬州知州时,在蕃厘观琼花树旁边建“无双亭”,并赋诗云:
    
        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
    
        曾向无双亭下醉,自如不负广陵春。
    
        观塔
    
        瘦西湖中的白塔是模仿北京北海中的喇嘛塔而建的,所以又叫做小喇嘛塔。在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白塔已经是湖中一景,叫做“白塔晴云”。有关白塔,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乾隆皇帝游扬州时,来到瘦西湖,朝四面一看,叹息道:“这里很像京城中的北海,可惜差一座白塔。”当时接待皇帝的大盐商听到了,连忙用重金贿赂皇帝身边的随从,请他绘出京城白塔的形状,连夜建造。第二天,乾隆皇帝又游瘦西湖,走到昨天来到的地方,忽然见到一座白塔巍然矗立在眼前,大吃一惊,以为自己的眼睛看花了。再定睛一看,果然是一座真正的白塔。当左右的人将扬州盐商连夜建塔的事告诉皇帝时,乾隆感叹道:“盐商之财力伟哉!”
    
        品美食
    
        来到扬州,不得不品扬州“三头宴”。所谓三头,就是猪头,狮子头,鱼头。是淮扬菜中以寻常甚至腥膻味较重的原料烹制的不同凡响的佳肴。鼎中之变,微在精妙。三头菜的制作发挥了淮扬菜制作精细、娴于炖焖的特长,保持完美的外形,酥烂而无骨,黏韧、柔滑、鲜嫩而卤汁胶浓,带有居家常馔的风味,百嗜不厌。鱼头菜历来为淮扬名馔,明代《鱼品》对鲢鱼有“大者头多腴,为上味”的评价,郑板桥亦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的诗句,湖水煮湖鱼有自然之趣。清代扬州扒烧整猪头已很盛行,黄鼎铭的《望江南百调》词云:“扬州好,法海寺间游,湖上虚堂开对岸,水边团塔映中流,留客烂猪头。”猪头待客已经形成风俗。蟹粉狮子头也享誉中外。近年来,将三头菜肴联袂成席,颇受欢迎。郑璧先生诗曰:“扬州好,佳宴有三头,蟹脂膏丰斩肉美,镬中清炖鲢鱼头,天味人间有。扬州好,佳宴有三头,盘中荷点双双玉,夹食鲜醇烂猪头,隽味朵颐留。”
    
        看美女
    
        当然,扬州还有个重要的特产——美女。扬州的美女和别处的不同,透着一股温婉、细腻、高贵,身材普遍高挑,却并不粗壮,走起路来如杨柳拂风,说不出的雅致,呵呵,动心了吧?呵,那下次同去。(工程局集团一公司 李锦玲)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