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观察网:洞庭凌波起彩虹 情洒三湘写春秋

十年磨一剑,洞庭山水间。

2019年6月21日,湖南省发改委联合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等10家单位对岳常高速、随岳高速等6个湖南省高速公路BOT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历经3年筹备,4年建设,6年运营的湖南岳常高速公路以总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评定为优良等级。

洞庭湖畔,岳阳楼上,千古名篇历久弥新。

那一年,一批热血青年,从中原到三湘,千里奔波,在烟波浩渺的洞庭山水间,舍家忘我,攻坚克难,架起了国内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湖区高速公路——岳常高速。

春华秋实,洞庭湖水见证了“河南铁军”的勇毅,岁月不居,霜染的鬓发印记了他们抛洒的青春,而如今,使命在肩,岳常人用初心和担当续写着时代的忠诚,豫湘情牵,一条凌波大道承载着八百里洞庭上河南交投人的艰辛与辉煌。

河南第一条省外BOT高速公路

中原的发展,总有超乎想象的速度。1991年,河南开工建设第一条高速公路,从2006年开始,河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连续8年全国第一。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张春贤时刻关注着家乡河南的变化,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湖南,期待河南“交通铁军”的投资与帮助。

豫湘结缘,共绘蓝图。2006年,恰逢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走出动”战略的构筑,原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与原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交流会面,牵线搭桥。2007年3月22日,高发公司与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签订了《杭州至瑞丽国家高速公路湖南境岳阳至常德高速公路项目框架协议书》,双方牵手结缘,达成合作意向。

湖南岳阳至常德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G56杭瑞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东起岳阳君山岛,西至常德奇秀武陵源,北临滚滚长江,南依苍翠衡山。西连岳阳、益阳、常德与二广高速相接,向东穿越洞庭湖与随岳高速、京珠高速连接,全长140.1公里。是促进湘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通道,同时对提高洞庭湖区防洪减灾的能力,缩短抢险物资运输时间,保护蓄洪垸内数百万人民安全,意义重大。

征地拆迁,文韬武略。作为河南省第一个省外BOT高速公路项目,公司确立了建“优质工程、和谐工程、环保工程、廉洁工程”的工作目标。筹备之初,最大难题是征地拆迁协调问题。

途经3市8县28个乡镇102个行政村,湖区沿线路线长,交通不便,人口成份复杂,民风民情不一,协调难度非常之大。为了确保项目拆迁进度,项目部同志每人发一双大胶鞋,冒着被血吸虫叮咬的危险,蹚水过河,走村串户,丈量土地,清查苗木,家访摸底,倾注身心,以“文韬武略”艰难推进。

通过讲政策、讲道理、讲感情、拢民心、达民意,以人为本,保护村民合法权益,积极推动拆迁;对于一些胡搅蛮缠、信口开河、漫天要价的村民,通过讲法律、讲利害、讲得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合理合情合法为原则,力拔“钉子”,妥善地解决了拆迁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于2009年5月项目范围内征地拆迁工作全部完成,为工程建设创造了一个宽松、良好的施工环境。

项目获批,深耕三湘。从2006年项目伊始,各种审批手续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2008年7月起,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湖南省运输厅等部门关于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环评报告、项目设计、建设用地、设计批复、施工许可、土建施工、监理招标等一系列审批手续陆续获批,于2009年12月30日全部完成批复。

在此其间,2009年6月28日,河南交通投资集团这艘“交通航母”横空出世,湖南岳常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成为集团二级机构,自此,岳常高速项目成为集团省外第一个BOT项目,在豫湘两省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集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不辱使命,扎根湖南岳阳,深耕三湘大地,发芽开花结果。

三年的奔波筹备,跨越千山万水,尝尽酸甜苦辣,换来了万事俱备。2009年12月30日,湖南省政府下达岳常高速公路开工令。

岳常高速项目穿越洞庭湖区,全线水系复杂,河流密布,堤垸众多,跨越了藕池河、华容河、虎渡河、安乡河、澧水河等5大通航水系,全线大中小各类桥梁98座,长度占总里程的38%。沿线软土地基情况复杂,软基处理占总里程的47%,全国范围内无成熟湖区施工经验借鉴,况且湖区运输条件差,建筑材料缺乏。同时,项目穿越国家级湿地保护试验区和著名的洞庭湖旅游风景区,环境保护要求极其严格,是国内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全部穿越湖区的高速公路。

前无古人,后有来者。“敢啃硬骨头”,是河南交通铁军的本色。作为河南交投集团首个省外形象工程,岳常人面对挑战不畏缩,想尽一切办法,克服重重困难,用高标准、高质量打造精品工程。

针对项目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等特点,联合院校科研机构成立多个技术攻关课题组,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借助专家技术,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打造“科技路”。

技术攻坚,开创国内软基施工先河。

洞庭湖区多年未建高速,其中软基施工是困扰工程建设最大的技术难题。

“头天压好的路基,第二天早上找不到了,白茫茫全成水了,一晚上水涨了2米多,连机械都泡在淤泥里了。全线季节性河流多,晴天为地,雨天为河,有时正施工,上游水就下来了。”岳常公司董事长汪德民说。

在几十米深的淤泥上,即便是修筑一条施工便道,也是十分困难。建设者们利用当地丰富的竹子编成竹笆,垫上石料,保证施工车辆通行。而要修建一条经得起洪水、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高速公路,其难度可想而知。

定指导思想、定方案、定工艺、做测试,准备工作有条不紊。

经过多方调研,结合地质勘察报告,确立了“充分利用原有硬壳层,加固地基,不扰动原基,处理措施便于施工质量控制”的软基处理指导思想。

公司先后两次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对软基设计方案进行研讨,并确定设计原则:对桥头及涵洞通道处采用复合地基处理;对一般路段采用排水固结+超载预压法处理;对深厚软基采用预应力管桩处置。

通过施工验证,确立了深层搅拌桩、塑料插板、混凝土管桩的施工工艺,调整了管桩桩长和间距,使软基工程成本较原设计降低近27%。

路基处理后,为防止不均匀沉降,需要进行路基预压,但由于填料匮乏,就在路基上“筑坝”,然后抽满水,进行为期半年到

一年的预压,彻底解决了湖区软基施工的最大技术难题。

同时,将软基由等载预压调整为欠载预压,减少预压土方129万方,减少投资约3749万元,截止2011年12月15日,软基处理全部完工。

说起这些,虽然时隔10余年,王德民仍然历历在目,如数家珍。

创新优化,科学管控投资成本。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龙头,尤其作为BOT投资项目,设计方案的优化是项目成本控制的核心。岳常项目从源头环节严格把关,力求以新技术降低投资成本,以新技术铸就工程建设高质量。先后争取并获得了路线、收费政策、软基、桥梁、路基、房建、环评等各个方面的设计优化,降低工程建设总成本约5.86%,极大地节约了项目资金投入。

——采用国内首创的25米跨径箱梁折线先张法施工,解决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发生裂缝开展、持续下挠现象,同时降低成本125万元,该施工法已经申请成为国家级工法和地方标准。

——针对湖区路基填料匮乏的特点,在部分标段标引进路基吹填砂技术,共计吹填170万方,较远运土方节约造价3400万元。

——自主创新,采用防护连锁块替代预制块,增加了强度,并将厚度由10cm变更为8cm,减少20%的预制砼,全线节约造价168万元。自主研发的“防护连锁块”获得国家专利。

——采用清水混凝土部分指标浇筑桥梁防撞护栏,减少了后期装饰费用,按5年一个周期测算,可减少工程费用6060万元。。

——积极对施工图设计进行优化,对防排工程和对桥梁防撞混凝土护栏工程进行优化,两项合计减少造价1800多万元。

4年鏖战,4年艰辛,4年历练。岳常人不负厚望,一条大道势如彩虹,凌波洞庭,实现了项目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达到了实体工程质量“零缺陷”的严谨目标。

同时公司视驻地为家乡,把群众当亲人,为当地建设了“爱心桥”“连心路”82条,恢复水系120余条,树立了河南“交投铁军”敢拼会赢、勇于担当的良好社会形象,为湖南人民交上了一分满意的答卷。

正如岳常公司董事长汪德民所说,“这几年,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在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为湖南人民修筑了一条优质的高速公路,树立了集团省外项目的品牌形象。”

2013年12月30日,岳常高速正式通车运营。

步入新时代,迈向新征程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

一条路,激荡着建设者用汗水与热血交织的无悔青春;

一条路,凝聚着管理者用责任和担当铸就的时代风采。

如今,车行岳常高速,或见湖面波光粼粼、农家炊烟袅袅,或见荷花摆裙争舞、大雁列队北归,沿线塘鱼肥美、稻谷金黄、菜花万里飘香……如同穿越在水墨画廊之中。

通车运营6年来,在公司党委的正确引领下,岳常人手持接力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运营管理工作为中心,紧盯高质量求发展,聚焦规范化促管理,创品牌树形象,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精心绘制了一幅指引公司向着更高战略目标迈进的宏伟蓝图。

2017年,公司党委提出了“创集团省外运营品牌,树河南交投铁军形象”的远景目标,和“坚持一个理念,明确两大任务,弘扬三种精神,夯实四个基础,强化五种意识,实现六个目标”的实施战略,为岳常公司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几年来,公司党建活动如火如荼,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精神文明再上台阶,基层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加强,群团活动丰富多彩,公司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岳阳市文明委推荐学习的样板,引得各行各业参观学习。同时,在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湖南红色圣地多、影响大的地域优势,秉承红色精神,锤炼党性修养,全体干部员工精神饱满,以昂扬的斗志奏响了新时代勇担使命的激昂乐章。

在此过程中,一批批岳常人扎根三湘,从青春到华发,舍家忘我,忠诚担当,他们引领行业,领跑时代,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和道德规范,成为广大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和时代的楷模。

他们中有建设期“严把合同关,4年零差错的”守护者宁留军,有“受伤不让家人知,有病无声独自扛”的硬汉岳鹏等一大批默默无闻的建设者,有运营期安全养护专家“大力神”——邵大力,有知冷知热守护员工的站长“芬妈”——谢芬,有忠义两全勇担当的“魁哥”——孟庆魁,有一根筋儿坚守站区不妥协的激情小伙“阿祥”——张旭祥,有集团“微党课”比赛第一名陈妮,有湖南省“微笑之星”——黎艳,更有河南省“学习强国”百万学员万人答题挑战赛总冠军——邱晗,他们躬耕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倾心奉献,展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敬业情怀,谱写了新时代公司改革发展的壮丽篇章。

大爱无言,忠诚无悔。这些可贵的品质和无私的奉献,正是近3万河南交投人精神品质的缩影,更是实现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高质量的坚强基石和重要保障。

雄关漫道,时不我待。2019年作为交通运输行业改革的关键之年,公司党委认真贯彻中央“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方针总要求,以集团“百站百区提质”活动为抓手,抓基层打基础,补短板练内功,聚精会神促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通行费收入逐年增加,运营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公司总经理刘欲晓等班子成员从年初开始,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解析短板,明确思路,谋划发展。以素质提升为目标,将2019年确定为“学习培训年”。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了10余批次的省内学习培训活动。“请进来”,请省内高发公司同行传经送宝,传授考核稽查管理办法、分享打逃堵漏经验,提改进建议、提工作方法;“走出去”,选派中层及骨干人员到高发公司、中原高速、服务区公司等单位,通过跟班学习、经验交流、实地察看、现场示范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交流。通过交流,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增强了技能,明确了不足,以借鉴、消化、吸收、创新等多种方式,补短板、促整改,使公司在征收管理、路产维护、机电运维、服务区监管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提升,公司在湖南省高速公路考核中持续保持优秀,品牌形象日益凸显。

2020年,公司将狠抓党建工作引领,以集团“百站百区提质”工作为重点,以省级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基础设施提升,加强站区特色文化建设,提升了公司品质内涵,提升员工素质,确保公司各项工作在省外开花结果。

乘风破浪立潮头,扬帆起航正当时。担当实干,砥砺前行,“岳常号”在集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定会把这条凌波洞庭的七色彩虹描绘的更加多姿多彩。

http://www.cneo.com.cn/portal.php?mod=view&aid=153328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