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7万!10万!16万!
几个简单的数字,见证了机场高速郑州南站车流量的增长速度,同时见证了智慧交通在郑州南站的发展应用!
我们都知道,机场高速郑州南站是连通郑州市区主干道的南大门,车流本身就比较多,为了保障车辆通行,出入口设计的最大日流量为7万辆车。可是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每年都在增加,相应的出行车辆越来越多,目前郑州南站的日均流量已经飙升到了10万辆车,远远超出了设计水平,尤其是节假日高峰时,出入口最高流量达到了16.3万辆车!
如此巨大的行车压力,长时间排队等待,会给车友带来很多麻烦,加上走错车道以及ETC异常的车辆无法正常通过,通行会更加困难。怎样能够让车辆安全、顺利、快捷的通过,成为了收费站工作人员面临的新问题。
仅仅只靠人工,在高速站口的车流中穿梭引导,不但危险,对于ETC无法识别的车辆,退回重新走人工车道,并不能起到提高通行效率的作用。提前预警,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中原高速航空港分公司运行监督管理分中心副主任李岩芳表示,从今年8月26日开始,他们启用了新的系统,通过距离上站口400米开外的ETC龙门架系统,对过往车辆的ETC设备进行识别,当发现ETC设备有异常(黑名单、过期、卡松动等)情况的车辆,会在前方电子屏幕上用绿色字体标出车牌号,提醒车友改走人工通道。这样既能避免车辆选择ETC车道后,无法通过,再倒车带来的安全隐患,又能不影响其它车辆的正常行驶,大大缩短了车辆上站等待的时间。
诶,说到这儿不少朋友会问,对于人工车道车多排队的现象,是不是能采取一些新的方式。没错,机场高速郑州南站站长林向阳告诉记者,他们运维部门的工作人员田文举自己研发了一键发卡流程,原本上站经历的四个步骤,简化成了两个步骤,电子识别车牌后,一键出卡,平均每辆车可以节省3到4秒钟,相当于同样的时间,比之前多通行一辆车。
而站口的潮汐车道设计也很贴心,根据车辆的多少,上下站随时调换,减少了车辆排队等待的时间,并且车道上还有ETC等待区和交易区的彩色标识,缓解车友视觉疲劳的同时,以防止前后车辆跟车太近,造成设备无法识别,耽误出行。
这些小设计,让上站的车友可以放心通行,下站时,如果ETC不能正常使用,同样会造成车辆排队。有数据显示,一辆ETC车无法正常下站时,处理大约需要1分钟的时间,记者在现场的采访的过程中,瞬间就有4辆车发现问题,4分钟对于郑州南站的下站口来说,可能会使后方等待的车辆排到广场上,这种焦急,会影响到往返郑州朋友的心情。所以下站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还有一排小的岗亭,这里就是为了处理ETC设备异常情况的车辆而建的,它还兼顾了高速政策咨询和补交通行费等功能,可以更好的和车友进行信息的互通。
据了解,这些措施运用,都源于大数据的支持,它们是智慧大交通的小小缩影,是河南首个采取这种通行方式的站口,车辆的通行效率提高了30%。随着大数据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深入,智慧交通在交通运行管理优化,面向车辆和出行者的智慧化服务等各方面,还会为公众提供更加敏捷、高效、绿色、安全的出行环境,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https://mp.weixin.qq.com/s/K-XPVEghiLq1Ci8TDOmm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