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小民:现在资产价格较低,是走出去最好时机

 2016年3月22日至25日,博鳌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召开,主题为“亚洲新未来:新活力与新愿景”。

 在24日下午的“亚洲资本的全球化”分论坛上,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小民表示,现在资产价格相对比较低,我们走出去、人家走进来,都是一个最好的时机。

 以下为文字实录:

 赖小民:我觉得今天讨论的话题很有意义,国际资本的流动,中国的企业都在面临“走出去”的战略。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讲出一些自己的观点。第一个是从国际上来看,国际资本流动一般有两类资本流动会带来一些影响,一个是发达国家主动的为了经济增长复苏和规避新兴市场风险而主动采取的一些国际资本收缩的战略。这种战略会给新兴市场带来一些波动,会造成一些资产价格的下滑,对经济的复苏乃至全球经济都会受到一些冲击和影响,这是一类人,发达国家的国际资本收缩战略。

 还有就是新兴国家,新兴国家为了经济的增长,对外直接投资,参与直接投资,主动的走出去,或者说主动的参与国际分工,这个时候资本流动会给新兴国家带来一些增长复苏,而且会对资本格局产生一个积极的影响,它有利于对新兴国家市场的发展。中国目前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我们现在也在面临着“走出去”,也在很多企业有走出去战略。2013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等8个部委曾经下发一个文件,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走出去。所以说这几年,从中国的对外投资来看,实施“走出去”战略,这几年的发展很快。

 我们对外投资大概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0年以前,就是80年代初到2000年以前,这个时候是中国对外投资的初级阶段,不太多。整个累积起来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就是不到300亿美金,这是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2001年-2008年,就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之前,这一段叫做快速增长的投资阶段。这段时间应该说对外直接投资越来越多。其中,2005年是一个关键的年份,对外投资余额突破了100亿美金。第三个阶段是2009年到现在,这一段时间是大规模的直接投资阶段,这段时间中国政府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对外投资“走出去”战略的企业也好,国家也引导,企业也有自己的自我走出去的愿望。所以说这个阶段就表现在直接投资的增长很快,大规模投资。其中以2014年-2015年当年投资超过了千亿。现在的余额,到2015年对外投资的余额过万亿了。这么一个庞大的对外直接投资,从中国这30多年改革开放就可以看的出来,我们对外直接投资“走出去”战略,企业走出去越来越明显。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成功的,当然也有失败的。比如说很成功的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商业板块,这个虽然利润不是太多,但是已经通过这种并购直接走出去,成为全球PC最大的供应商。再一个是金立收购沃尔沃,一个民营企业吞大象,一个小小的民营企业把沃尔沃,全球很有影响的汽车产业也收购重组并购,也是比较成功的案例。

 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这几年直接投资的话,第一个是量大幅度增加,增长速度也在大幅度增加。还有一个是中国这几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民营企业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且民营企业的话,2014年增长了295%,所以成为了很大的一个。2014年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2013年的3倍多。所以,现在中国整个的对外直接投资占到了国际资本总量的11%,应该说是很大的一个对外投资量。当然,美国还是全球最大的直接投资,我们是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一。中国去年GDP的增长67.7万亿,就是10万亿美金以上,6.9的增长率的话,除了大部分靠国内的需求拉动的,但是有一部分是企业走出去也带来一些拉动的效益。去年我们的GDP和经济结构的调整,2015年是历史上的一个突破。也就是说,2015年在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保持全球第二经济体的量的同时,我们的经济结构实现了重大的调整。过去30多年都是靠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靠投资过热、出口过旺、消费偏冷,都是50%以上,甚至70%是靠投资。而2015年我们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经济结构调整,一个亮点就是GDP的增长贡献率中消费占了50.4%,半壁江山。而整个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66.4%,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历史性的突破,所以说经济结构的调整。

 我想,下一步作为企业来说,我们觉得内需有很大的量,但是对外投资仍然是要加大一些力度。中国的企业对外投资倒不是说资金融资的问题,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技术和资本的合作。第二个是技术的优化,还有一个是市场的占有。同时,做品牌,实施“走出去”战略。所以,包括像我们中国华融也在推行国际化的业务,“走出去”的战略。我希望现在中国华融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国内资产管理公司,我们在香港上市,也是国内市值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到了差不多将近1100多亿的总市值,可以说是规模最大。在这个过程当中,面临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不良贷款比例越来越多,不良贷款在增加,不良贷款余额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我们也在寻求一个,除了我们自己做以外,我们也希望在走出去,跟国际上比较大的、有影响的做资产管理公司的,比如说可以组建一个资产管理公司并购基金。我并不是缺资金,我主要是可以利用世界的有影响的一些品牌,用他们的一些技术,我的市场、我的资金,我的国内的一些资源、人脉,我们来共同的开辟中国的资产管理市场。现在资产价格相对比较低,进中国的市场,包括我们走出去还是人家走进来都是一个最好的时机。(摘自腾讯财经)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