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2016年第二届全国绿色公路发展暨鹤大高速高速公路科技示范工程技术交流会在吉林省延吉市正式开幕,600余位代表参加交流会。
交流会以“科技创新引领、推动公路建设转型升级”为题,交通运输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常晓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副州长洪庆,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袁鹏,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周荣峰,交通运输部公安局副巡视员夏继权,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石宝林,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杰,英国建筑研究院技术总监克瑞斯·布劳德本特等领导专家出席交流会。开幕式由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主持,常晓春致辞,翁孟勇发表讲话。
翁孟勇在开幕式上表示,此次会议要进一步推动全行业对绿色公路发展理念的认识,将其提升到全局性、战略性高度,让绿色公路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同时,让绿色公路的新技术、新工艺更好地指导公路建设发展,提升绿色公路设计施工水平。
翁孟勇在讲话中提出五点意见,一是厚植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拓展绿色公路发展的深度、广度。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四个交通”发展要求,把绿色发展理念全方位融入公路建设的全过程和全要素之中,促进公路发展转型升级,建设以质量优良为前提,以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节能高效、服务提升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公路,实现公路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是加强技术创新,推动实用的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并不断深化改良。绿色公路成套技术体系为促进绿色公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是当前国家战略和绿色交通发展要求。要加强从绿色公路发展理念、勘察、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全过程的技术研究,全面推进绿色交通发展。
三是开展标准研究,强化行业和团体标准。目前,公路行业缺乏绿色公路发展的技术标准和团体标准,要加快标准制定的进程。中国公路学会要将配合交通运输部,联合各地各级交通部门、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制定具有不同地区域特色的绿色公路评价标准,研究出台适应不同地区绿色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南,做好相关标准规范的修订,完善相应的评价标准指标。同时,加强交流与合作,推进标准规范与国际接轨。
四是强化示范引领,促进成果转化。通过示范工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公路技术体系,为更多地区的绿色公路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要建设更多类型的、适合不同地区的绿色公路示范工程,不断推进绿色公路发展。
五是建立科学实用的评价体系,完善指标数据。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完善绿色公路评价指标,建立可量化、可视化的绿色公路评价标准,建立健全绿色公路建设综合评价制度,构建绿色公路建设可控、可考核的制度体系。
此前(8月24日),参会代表考察了吉林省鹤大高速公路科技示范工程项目。作为交通运输部《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印发后,首个以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为主题的科技示范工程,该项目是我国公路交通建设领域,首次在季冻地区开展的科技示范项目,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项目对占国土面积53.5%的季冻地区具有重要的典型示范意义,标志着我国季冻地区公路交通建设科技创新工作迈出了关键一步。翁孟勇希望这些科技理念和创新成果,可以为全国其他省份高速公路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为公路低碳环保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会上,袁鹏将解读《交通运输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周荣峰将解读《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邓文中将作《科研、创新、创业》报告、克瑞斯·布劳德本特将作《使用可持续性评估体系打造更好的基础设施项目》报告,上午的这四场重量级主旨报告和下午的14场专题报告将为代表带来前沿的绿色公路新理念、新技术、新做法,让代表将这一抹“新绿”带回全国各地。(摘自中国公路网)
上一篇: 内蒙古高速发行货车非现金支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