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7年的建设,我国首条穿越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通往玉树地区的“生命线”公路通道,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将于8月1日通车运营。
共玉高速公路作为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建设的首条高速公路,在建设当中创下了多项公路建设史上的纪录。共玉高速公路被称为高海拔、高寒、高速“三高”公路。路线全线穿越冻土区,其中穿越多年冻土区里程长达227公里,占路线总长的36%;桥梁和隧道(单幅)长39.2公里,占路线总长的11%,鄂拉山隧道和姜路岭隧道是我国首次设计建设的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
共玉高速公路沿线平均海拔4100米以上,年有效施工期只有4个月至5个月,且大部分路段位于“生命禁区”,建设过程中面临施工人员难以适应气候、机械效率低下等困难。全线穿越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环境保护、恢复难度大,保护性投入高。共玉高速公路全线约635公里一次开工建设,区域跨度大。
作为我国首条穿越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高速公路,共玉高速公路的生态防护技术是其“绿色亮点”,因此,沿线群众称赞共玉高速公路为“草原上‘长’出来的公路”。共玉高速公路力求“无痕化”施工,以“路基清表草皮移植技术”、“高海拔高寒地区植草技术”、“路基高边坡生态防护技术”为主要内容的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建设生态防护综合体系,将青藏高原宝贵资源草皮充分利用,以草皮移植边坡防护替代原设计窗孔式、菱形骨架防护,完成1000余万平方米,节约工程建设投资7亿元以上。创新实施的“公路路基高边坡草皮生态防护技术”获得青海省职工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共玉高速公路的通车,不仅结束了青南高原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历史,也为高寒、高海拔地区修建高等级公路积累了宝贵的一线经验。对促进玉树沿线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摘自中国公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