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印发 专家解读《纲要》主要内容

央广网北京11月4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德为人生之本,民族之魂,国家之基,时代之根。道德建设也应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科学分析新时代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要求。

《纲要》共有七个部分,主要包括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深化道德教育引导、推动道德实践养成、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发挥制度保障作用和加强组织领导等内容。什么是新时代的公民道德?人们该如何建设新时代的公民道德?记者就此采访了几位专家,对《纲要》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

早在2001年,党中央就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时隔18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玉军认为,近日印发的《纲要》立足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对于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吴玉军说:“当前,一些潜在的矛盾容易发酵、激化,从而引发社会情绪波动;很多人因工作、生活、前程往往表现出一种焦虑、浮躁、紧张的情绪,表现出急功近利、盲目攀比、迷茫失落等消极行为。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转型发展进入关键期,引导公民具备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国民心态十分重要。”

什么是新时代的公民道德?《纲要》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倡导共产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同时,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长江学者沈壮海分析:“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在一起,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该如何建设新时代的公民道德?《纲要》要求,首先要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同时,用良好家教家风涵育道德品行,以先进模范引领道德风尚,以正确舆论营造良好道德环境,以优秀文艺作品陶冶道德情操,抓好党员干部、青少年、社会公众人物等三类重点群体的教育引导。沈壮海表示:“不同领域都应自觉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线展开丰富的建设实践。如在学校,要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全过程,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有效传授给学生;在家庭,要用良好家教家风涵育道德品行,让美德在亲情中升华。”

对于如何推动道德实践养成,《纲要》提出了很具体的要求。比如,开展文明出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围绕重大活动、扶贫救灾、敬老救孤;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抵制迷信腐朽落后文化,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作用,破除铺张浪费、薄养厚葬、人情攀比等不良习俗。吴玉军认为:“道德实践要有可行性,要引导人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日常生活中,关爱老人、帮助儿童,开展文化支教,进行垃圾分类,爱护环境卫生等。公民道德建设就是要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吴玉军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纲要》专辟一章予以明确。加强网上热点话题和突发事件的正确引导,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让正确道德取向成为网络空间的主流。开展网络治理专项行动,清理网络欺诈、造谣、诽谤、谩骂、歧视、色情、低俗等内容,反对网络暴力,惩治网络违法犯罪,促进网络空间日益清朗。吴玉军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污染、网络侵权、网络犯罪等问题,给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干扰。进一步规范和强化网民、网络企业、网络从业人员的道德和法律责任,突出了网络治理的重要性。”

沈壮海认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面向所有公民,是一项共享的事业。不论处于什么领域、哪个岗位,每个公民都应是实在的践行人。《纲要》对不同群体参与公民道德建设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沈壮海说:“要求文艺创作要自觉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文以植德;新闻舆论工作要自觉把正确价值导向和道德要求体现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新闻报道中,体现到娱乐、体育、广告等各类节目栏目中,发挥好成风化人、敦风化俗的重要作用。”(记者 何源)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