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Friendship link
全面贯彻落实集团第二次党代会精神
党建引领山区高速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
原交发洛阳分公司党委书记 李安生
中国共产党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次代表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大会充分肯定了集团党委过去五年的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对未来集团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集团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全面贯彻落实第二次党代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我们认真学习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付磊在报告中指出的“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科技强企、塑造发展新动能;实施人才兴企、强化发展新支撑”等内容,结合管辖路段实际,研究部署企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洛阳分公司目前负责洛阳至栾川、洛阳至卢氏等6条高速的运营管理工作,管辖里程455公里,属典型山区高速,共有桥梁1025座、特大桥42座,隧道147座、特长隧道8座,桥隧比达50.7%,6座长大桥梁、22座隧道被列入《河南省高速公路长大桥隧目录》,其中老界岭隧道9183米,为河南省第一长隧道,洛卢高速大铁沟特大桥墩高120米,为省内高速公路第一高墩特大桥。我们紧紧围绕“自身定位、发展目标、工作亮点、工作重点、风险隐患”五个方面进行思考,坚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防范各种安全风险隐患、保证桥隧道路安全,提高道路设施养护效率,确保山区高速公路养护工作高质量开展。
一、坚持党建领航,加强党对养护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和交通强国的指示批示、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党的建设与养护工作深度融合,构建养护工作考核管理指标体系、责任体系、质量管控体系。编制养护操作规范10余部,制定涵盖日常养护、专项工程、桥隧涵管理等70余项制度,完善分公司养护管理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以“道路病害—隐患数据采集分析—技术方案制定—问题处治—监管考核”五大环节为核心的链条式工作体系,实行“实施有规范、操作有程序、过程有监督、结果有考核”的养护工作闭环管理体系,搭建“养护科+7个养护管理所”的组织架构体系,确保养护管理工作在“四个体系”上精准发力、形成合力。
二、坚持聚智汇力,打造创新与人才“双轮驱动”
人才是企业兴盛之本。坚持养护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以学促干—学以致用—以赛促学—目标考核”的人才培养机制。依托被命名为“河南省农林水利交通建设系统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仇在林工作室”,已培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9人,中级职称16人。工作室发挥“师带徒”“传帮带”作用,以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完成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4项、科研4项、技术攻关10余项、新技术研究2项,为养护规范作业、新技术应用提供了保障。在这支养护队伍中,河南省“师带徒”先进,“交通大工匠”“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第九届中国路姐”等荣誉数不胜数;4次蝉联河南省高速公路养护工职业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名和个人第一名,以优异的成绩努力打造“中原养护”品牌。
三、坚持科技引领,提升智慧养护精细化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养护智能化水平,积极探索新技术应用,提升科技“含金量”。为保障桥梁服役运营安全,对列入长大桥隧目录的小铁沟特大桥等三座特大桥建立了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实现对桥梁各结构构件全生命周期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与预警,提高异常状况的处置效率;建立了基于BDS(北斗导航系统)的高速公路边坡地质灾害智能监控平台,实现了边坡不良地质预报、灾害诊断、实时处理和抢险救护等功能;建立桥下监测预警系统,综合运用智能侦测、视频智能分析及远程广播等系统功能,实现对桥下状况的实时监控、及时回放、监测预警,有效提高巡查质效。参与《桥梁裂缝病害的矢量表示方式及数据处理方法》等专利发明8项,科研课题获得河南省交通运输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攻克了路基横向排水管修复、桥隧加固质量控制、桥隧规范化养护管理等10余项技术难关。科技赋能,使得养护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
四、坚持系统观念,前瞻性推动山区高速养护工作
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以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助力研究解决养护高质量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一是不断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强化风险源头防控上谋实招、求实效,把道路设施安全贯穿管理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二是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强化责任落实,全过程提高风险防抗、监测预警、处置救援等应急管理能力,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风险预防和控制体系,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三是提高养护资金的有效投入,开展隧道智能化巡查、智慧隧道等研究,建立所辖高速全部高边坡智能检测系统、长大桥梁健康监测系统、重点桥梁轻量化监测系统。四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与高校合作密度,通过培训、交流、考察等方式培养一批综合素质强、业务能力高的养护人才队伍。五是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等微创新活动,推动管养工作向规范化、信息化、数智化、模块化转型,为桥隧道路安全、人民满意高速“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