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报:玉杰精神引领机场高速 三情三化打造河南名片——中原高速郑漯分公司机场收费站温馨服务掠影

    路经河南机场高速公路,人们常常会被一群身着蓝色制服、面带微笑、用标准手势迎来送往的青春朝气女收费员所吸引……她们就是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郑漯分公司机场收费站“玉杰收费班”的姑娘。 
     路经河南机场高速公路,人们常常会被一群身着蓝色制服、面带微笑、用标准手势迎来送往的青春朝气女收费员所吸引……她们就是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郑漯分公司机场收费站“玉杰收费班”的姑娘。
    
    玉杰精神
    
      “玉杰精神”源于机场收费站收费一班一名普通的女收费员,她叫李玉杰。今年46岁的她已经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工作了16年。16年的工作经验使她成为业务能力强、服务质量优、职工认可度高、各项工作都出类拔萃的行业带头人。她用灿烂的笑容温暖了千万司乘人员的心,郑漯分公司十年庆典之际,给予她的颁奖词是:那微笑如鲜花,绽放142公里,多少个心灵得到了温暖,任季节更替,十年春风依旧,她是司乘人员眼中最美的郑漯人。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人。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玉杰收费班”,由25名优秀收费员组成,她们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进入了“玉杰收费班”。
    
      16年如一日坚守岗位,她身上凝聚着一种力量,体现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玉杰精神”——立足本职、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对于工作一线的收费员来说,坚持我就是“窗口”、我就是形象、“玉杰精神”就是我的榜样,这就是“玉杰精神”潜移默化的感染力,“玉杰精神”已经成为新时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代名词。当年轻的姑娘们排着整齐的队列,面带微笑、充满朝气地走在交接班的路上,她们本身就是机场路上一道迷人的风景。
    
    三情三化
    
      在“玉杰精神”的引领下,机场收费站以打造“温馨服务”为目标,融入了“三情三化”服务管理理念。何谓“三情三化”?“三情”是指温情、热情、激情。首先,面对司乘人员充满温情。机场收费站在原有的微笑服务基础上,将服务内容向外延伸,做到“目光+微笑”。从看到车主的那一刻起,到工作流程结束,收费人员始终要以亲切、友好的目光,加上发自内心的微笑与司乘人员沟通,充分体现对司乘人员的尊重。其次,面对收费工作充满热情。收费工作平凡、枯燥,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难免会有厌倦情绪产生。机场收费站为解决这一问题,总结出了“三明治回应”工作法,第一层:我今天哪里做得好?第二层,我如何在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第三层,给自己这次的表现下一个正面的定义。每天问自己一遍,这样,收费员们每天都会展现出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热情地对待收费工作。第三,面对“青年文明号”充满激情。多次获得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单位,机场收费站的员工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她们的付出得到了回报,这更增强了她们工作的动力,她们的目标是在服务司乘人员中体现高度的职业文明,创造出一流工作成绩。    
    
      “三化”是指服务精细化、工作效能化、环境优雅化。第一,服务精细化。2011年,中原高速在原有的标准化作业基础上,对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到“精细化”。机场收费站以精细化为抓手,全面提升服务。除了做到统一淡妆上岗、统一服装服饰、统一挂牌上岗、统一发式发型外,还要求收费员声音“甜、柔、美”,回答问询“熟、细、亲”,服务司乘人员“及、稳、准”,做到“一看、二笑、三操作”,即目光直视,微笑待人,操作流程准确。第二,工作效能化。为提高工作效率,机场收费站员工们苦练业务技能和点钞基本功,认真研究怎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刷卡、收费、找零等工作环节。目前收费车辆单车收费流程在14秒以内完成,大大节约了时间,避免了车辆拥堵。第三,环境优雅化。现代化的收费设施和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更加深了人们的“机场印象”。当航班经过机场收费站上空时,旅客们可以看到四季常青的植物使机场收费站在秋季仍然绿意盎然,活力十足,那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机场印象
    
      机场收费站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窗口”作用被誉为“中州第一门”,创建温馨服务示范站成为机场收费站的光荣使命。2011年10月26日,机场收费站新收费大棚建成通车。目前收费站共有15条收费车道,六入九出(其中九条车道全部采用复式收费模式,两条ETC车道),共计26个收费亭。
    
      “您好,欢迎行驶中原高速,辛苦了,祝您一路顺风。”“雨天路滑,请谨慎驾驶。”在这片刻的交流中,甜美的笑容、亲切的话语、温馨的服务,成为司乘人员心中定格的“机场印象”。
    
    如果说高速公路是新时期河南的一张名片,那么机场收费站无疑是这张名片上最亮的一点。“玉杰精神”犹如细雨,滋润着公路人的心;“三情三化”犹如明灯,指引着温馨服务的方向。“温馨服务,一路同行”,这是温馨服务示范站——机场收费站全体员工对过往司乘人员的庄重承诺。
    
    本报记者 罗昕 通讯员 张喜梅 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