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公路管理局大力实施“科技兴路”战略,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公路发展机制,在全省普通公路中共应用预防性养护近3000公里、沥青路面冷再生1000公里、沥青路面热再生380公里,节省直接经费4亿元,公路养护发展步入投入少、路况好的良性循环阶段。
降低成本延长寿命 绿色节能低碳环保
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毕忠德介绍说,降低成本、保证质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吉林在推进公路养护科技创新方面坚守的一个重要原则;将质量、成本、资源和环境四者有机结合,并贯彻在公路养护生产中,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实践需要。
吉林省公路管理局结合本地公路养护发展实际,努力突破技术“瓶颈”,适时研究推广预防性养护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比如,受季节性冻土地区特有气候及其他因素影响,该省公路路面很容易出现开裂、松散、坑槽等病害。吉林省公路管理局推广石屑封层、碎石封层、稀浆封层、微表处等养护技术,有效解决了路面脱粒、透水等问题。2010年该局推广的路面热再生成套技术,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和省发改委给予的1800余万元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该局先后完成了沥青路面冷再生、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石灰土基层再生、水泥路面再生等五项研究项目,实现了对路面龟裂、沉陷、车辙、坑槽、基层松散等病害路段的有效改造,达到了节约和再生利用资源、降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目前,该局已全面掌握关键技术并推广应用。
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注重科研强化推广
“科研开发,技术推广,坚持结合实际、制定对策、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吉林省公路管理局局长陈立华在回顾近年来公路养护工作发展时,这样总结经验。
他介绍说,吉林坚持从本省公路现状和养护实际出发,立足公路养护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以工程为依托,深入研究,积极推广;坚持技术创新,通过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推进科学化养护进程;因势利导,发挥行业导向作用,推动公路再生技术养护工程市场的形成。
此外,吉林省公路管理局还积极鼓励企业参与技术创新。三年来,全省养护企业累计投入价值2亿多元的机械设备,由传统养护向现代化养护转变。“实践证明,只有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并通过科技创新,才能实现公路养护方式由粗放型生产向专业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方向的根本转变,实现公路养护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走好这条绿色节能的养护之路。”陈立华这样总结绿色节能理念在公路养护中的积极作用及未来发展方向。(来源:6月21日,中国交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