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源头治超见成效 信息抄告 处罚到位

    近年来,浙江交通运输部门全面落实治超信息抄告制度,积极探索对本省籍、外省籍、异地籍车辆抄告及后续处罚管理制度,逐步推广非现场执法模式,治超源头管理工作初见成效。

自2011年10月以来,浙江省级公路部门累计抄告违法超限运输车辆、企业、驾驶员信息4359条,相继吊销66辆车辆营运证,责令10名驾驶人停止从事营业性运输,责令23家道路运输企业停业整顿,涉及停业整顿车辆近180辆。各地县区公路部门安排专人及时将信息报送同级相关部门,并按照要求及时提供处罚决定书等案卷材料。各级运管部门与公路部门密切配合,对违法超限企业、车辆、驾驶人依法采取处罚措施。

浙江省公路、运管、公安交警部门加强协调沟通,多次召开协调会研究细化工作方案,在强化对本省籍超限运输车辆违法信息抄告处罚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对外省籍、异地籍车辆的抄告及后续处罚管理制度。

同时,宁波、杭州等地交通运输部门率先探索“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模式,初见成效。北仑区依据动态称重设备记录的资料,杭州市依据高速公路计重收费系统记录的资料,分别处罚了15例、3例违法超限运输行为。

据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浙江将进一步强化部门、省际联动,加快推进治超管理信息系统与运政管理信息系统及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坚持源头监管与日常执法并举,继续推广非现场执法模式,确保治超取得实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