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资源价改,理顺价格体系

 上海自贸区挂牌,全国铁路货运从计划全面走向市场,央行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新一轮改革在稳步推进。

 当前,新一轮改革主要体现为产业调整升级、多领域市场化改革、扶持民间资本、简政放权等方面的结构性质变。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核心,我国正加快推进财税、金融、价格、科技等改革,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为转型升级提供体制保障。

 虽然有调整的阵痛,但深化改革正激扬出强劲的发展活力,中国发展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主要改革领域及要点解读

 财税体制改革

 “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推行,2013年试点地区企业将减负约1200亿

 行政审批改革

 新一届国务院把转变职能作为头件大事,目前取消下放334项行政审批等事项

 金融体制改革

 容许民营金融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小微企业贷款1.03万亿元

 资源价格改革

 水价改革明确思路;天然气价格建立新机制;电煤价格取消双轨制;电价改革取得突破

 科技体制改革

 在国民经济重点行业遴选676家创新型企业,带动省级创新型企业8400多家

 财税体制改革 牵一发而动全身

 目前,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营改增”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并且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神奇效果。一来打通了增值税抵扣链条,从制度上解决了重复征税问题,二来减轻了试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税负,三来促进了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办企业不断增加、业务量大幅增长。同时,更促进了制造业创新发展,推动了服务外包和主辅分离,鼓励了设备更新和科技创新,对企业转型升级作用不可估量。

 从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范围,将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纳入试点。据测算,2013年全部试点地区企业将减轻负担约1200亿元。

 从地区范围到全国范围,从指定行业到行业扩容,已走过一年多的“营改增”在提速后,已不再仅是涉及产业层面的设计优化,而是上升为涉及更宏观层次的改革信号。可以说,“营改增”的格局有多大,其能够释放出来的改革红利就有多大。同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更多向民生倾斜,消费税、资源税等相关改革也在稳步推进中。

 金融体制改革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迈出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允许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

 让人目不暇接的金融改革接连涌现。十八大以来,金融改革正意气风发地驶入“快车道”。

 “凡是‘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今后在继续加强中央银行主导和国有银行为主体的条件下,应兼容和鼓励民营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厦门大学教授胡培兆表示,“容许民营金融发展,就能尽快解脱国有银行背负民营企业融资难的责任,也可以打破金融垄断的壁垒,遏制影子银行的斜出,有利于规范金融秩序,进一步激发金融业的活力,有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实体经济繁荣发展。”

 改革后的金融业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小微企业贷款1.03万亿元,占全部新增企业贷款的42.6%,这一比例较去年同期提高了9.9个百分点。

 行政审批改革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广东省东莞市工商局局长范燕彬说起商事登记改革时称,东莞把相关审批事项从改革前的188项压减到改革后的109项,并将其中81项从前置改为后置,仅保留金融、保险等28项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过批准才能设立的事项。

 改革极大激发了经济活力,自去年12月东莞实施商事登记改革以来,至今年9月底,东莞市新登记市场主体8.41万户,同比增20.04%。

 东莞的改变,进一步证明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

 新一届国务院组成后,把转变职能作为第一件大事紧抓不放,目前已经取消下放334项行政审批等事项。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邹东涛表示,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从短期看,有利于减轻企业生产经营的负担,打破民间资本进入市场的“弹簧门”、“玻璃门”,直接惠及市场,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资源价格改革

 理顺长期扭曲的价格体系

 今年3月,国家出台了成品油价格机制完善方案,成品油调价频率加快,国内油价能够更灵敏地反映国际市场油价变化。与此相伴,我国水、电、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逐步展开。

 水价改革明确思路。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联合下发文件,明确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制定原则、对超计划或者超定额取水制定惩罚性征收标准等。

 电价改革取得突破。将现行销售电价逐步归为居民生活用电、农业生产用电、工商业及其他用电价格三类。9月,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并出台了调整和完善光伏发电价格及补贴政策的文件。

 天然气价格建立新机制。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建立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

 电煤价格取消双轨制。国家发改委不再下达年度跨省区煤炭铁路运力配置意向框架,煤企和电企自主签订合同,自主定价。

 水、电、煤、油、气价格改革,既要理顺长期扭曲的价格体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也要考虑社会承受力,这是近年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坚持的原则。

 科技体制改革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越来越高,从2001年的39%提高到目前的51.7%,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凸显。

 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体制改革和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迈向新征程。

 2013年1月,国务院发布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相关意见,明确提出以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6月初,科技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15个部门和单位建立联合推进机制,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我国以培育创新型企业为抓手,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在国民经济重点行业遴选676家创新型企业,带动省级创新型企业8400多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运用创新方法,走创新发展道路。同时,着力把研发机构建到企业,已在有条件的行业骨干企业组建了9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1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了88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