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6日,北京杜家坎收费站,车辆通过ETC专用通道。
2013年12月31日起,高速不停车收费系统实现“京津冀区域”与山东、山西联网运行。五省市的ETC客户可在以上五省市范围内实现不停车通行,由系统后台完成通行费的跨省(市)结算。
由于北京电子收费应用较早,部分号段速通卡(编号开头为11010808、11010745)以及对应的电子标签(编号开头为11010747、11010808、11010909)仅支持在京津冀使用。用户可更换全新电子标签和速通卡,完成升级,升级后以及上述号段之外的用户可正常通行五省市全部联网区域。
速通公司介绍,将通过短信通知、电话预约等方式为上述速通卡用户提供免费升级服务。用户也可通过以旧换新优惠活动更换全新电子标签和速通卡,完成升级。升级的同时,将按照区域联网规则要求,实现用户车辆牌号、车辆所有人与用户卡的绑定。
交通运输部介绍,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全国联网。
测算分析表明,1条ETC收费车道相当于4至6条人工收费车道的通行能力,北京市现有的412条ETC收费车道,使路网收费处理能力每小时增加24万辆,明显提升了收费站的通行能力,有效缓解交通拥堵,与人工收费车道相比,单车通过ETC车道的平均延误减少58秒,2008年至2013年,所有ETC用户总延误减少约890.56万小时。
上一篇: 我国高速公路突破十万公里
下一篇:发展改革工作明确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