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高速公路+产业”落子布局、全面启动—中天中鼎研发产品生产基地揭牌

7月22日上午,集团中天中鼎研发产品生产基地揭牌仪式在郑州经开区举行,标志着集团首个智慧交通研发产品生产基地落地投产。集团领导付磊、关健、尹春华、赵征峰、王保月、刘芮华、吕小武、马沉重、袁冻雷出席揭牌仪式,集团综合事务办公室、工程技术部、运营管理中心、工程建设管理中心、路衍经济及多元业务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汉威光电公司、广电运通集团及运通智能公司、大华股份、成谷科技公司、志成冠军公司、新疆交投科技公司等合作单位干部职工代表,中天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总部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揭牌仪式。

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关健主持揭牌仪式,中天公司、广电运通集团及运通智能公司、汉威光电公司分别作表态发言。

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付磊为“中天中鼎研发产品生产基地”揭牌。

4dfe3638979a95c8c980cc944ce4122.jpg

揭牌仪式后,付磊董事长一行先后参观情报板设备生产基地及测试车间、标准化收费站设备组装车间,现场观摩情报板和标准化收费站生产组装全过程。付磊董事长就下步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加强情报板自动化生产线建设,在降低劳动成本的同时不断推动技术革新,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以优质产品助力智慧高速建设。二是加大标准化收费站设备在改扩建及在建高速中的应用,逐步推进少人化、无人化收费站建设,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优化民众出行体验,不断降低人工和设备成本,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三是深刻汲取梅大高速和陕西柞水县高速公路桥垮塌事故教训,探索自动关道机及情报板设备技术改进路线,通过提前感知预警方式保障隧道桥梁等关键路段通行安全,预防潜在交通风险。四是聚焦智慧高速建设进一步加大设备研发生产力度,以高速公路为主战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推进创新链、产业链共生耦合,逐步扩大市场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助力集团做强“高速公路+产业”。

微信图片_20240722194653_1.jpg

去年以来,集团加快战略转型步伐,制定了“1147”战略,着力构建“四大平台”、打造“七大板块”,做好“高速公路+内河航运、+新能源、+服务区、+现代物流、+产业”5篇大文章。集团贯彻落实我省打造一流创新平台、培育一流创新主体、构建一流创新生态的战略部署,围绕“四大平台”中的交通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七大板块”中的科技创新板块打造,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于2024年全面启动数智赋能行动,先后与华为公司、宁德时代、黄河实验室(河南)、嵩山实验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坝道工程医院等科技头部企业及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科技创新平台,联合打造中试基地,围绕高速公路、内河航运、新能源、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有力推动产、学、研、用主体贯通,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在“高速公路+产业”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微信图片_20240722194717_1.jpg

中天公司作为中天中鼎研发产品生产基地的主体单位,建设前期通过合作考察、商务谈判、综合评分方式确定了ETC天线、监控摄像机、智能供配电、UPS等系统硬件设备生产企业,并迅速投入研发人员,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及设备研发。此次落地投产的标准化收费站和情报板两类设备,生产面积近5000平方米,包含标准化收费设备1条组装产线,生产8项产品,情报板4条自动化产线和2条人工产线,生产9项产品,目前最大年产值约1亿元。这些工作是中天公司紧跟河南交投集团打造科技创新板块部署、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的实际行动,是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产业创新体系、助力集团高速公路和内河航运等领域智能化升级的良好开端。

下一步,集团将紧盯河南交通数字化转型需求,锚定主攻方向,深耕细分领域,大力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互嵌、协同升级,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产业体系,不断推动高速公路和内河航运等领域智能化升级,为我省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交投力量。(中天公司)


关闭